设计 | 一支话筒的“民主”之路

2018-11-09 17:35:27

自“五四”运动开展以来,“民主”思想已经从口头走进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。


比较明显的是法律、制度的不断完善,除却这些冰冷的条文,在你可能习以为常的场景中,“民主”也在不断上演。


比如手拉手话筒的面世与普及。


手拉手会议系统的得名,来源于它的接线方式。它采用话筒收尾串联连接的方式,即第一只话筒接到会议主机后,从第一只话筒引出一根线接上第二只话筒,然后从第二只话筒引出一根线接到第三只话筒,依次串联几十个。


手拉手会议系统连接示意图


而传统的会议系统,一般采用有线式话筒或者无线式话筒,配以专业的会议功放和会议音箱即可完成会议括声任务。当有多人需要同时发言时,往往把话筒进行传递。如果要多人发言,传统会议系统话筒连接示意图就必须多备几只话筒。


传统会议系统连接示意图


抛却技术上的因素不谈,手拉手话筒的设计理念恰与当今的“民主”思想不谋而合。“民主”并不是各说各话,而是在一定的秩序内,集群智,合众力。


手拉手会议系统包括会议主机、主席单元和代表单元三部分。


主席单元设有话筒开启按键及主席优先权按键。当按优先权按键时,所有的代表麦克风将关闭。主席单元不受限制发言模式控制,有优先发言特权。

代表单元设有话筒开启按键,当主机设定限制发言单元时,超出的代表单元都不能开启,按下"TALK"开关时,绿色面灯亮,表示开启的单元已达到设定的单元,除非已开启的代表单元关闭,超出的代表单元方能开启,但开启的总单元只能等于设定的限制数量。


简单来说就是主席掌控着整场会议的秩序,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。代表有权发言,但不能随时随意发言。


坐在会议桌上就代表你有权利发言,但也必须遵守规则。


德国的施密特·豪尔曾在《戈尔巴乔夫》中说“只有通过民主和借助民主,才能为在自由国家的自由劳动和自由思维打开天地”。


手拉手话筒通过这样的方式,用物理的手段实现了制度上的民主,为每一位参会的人员提供了机会,也让每一位参会人员恪守秩序。


无论在什么领域,我们只有通过民主的方式,互相尊重,平等协商,才能达到共赢。


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



期待为您服务
请相信联盛是您不错的选择
联系我们